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,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,它传承千年,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。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,地广物博,幅员辽阔。而尊重个民族及地方人民则是保证祖国统一的必要条件,尊重人民,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。普通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,普及固然重要,而方言作为文化艺术,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,也应被保护,二者并不矛盾。
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,地域特色被大众同化而失去其独立性的现象越来越明显。我们迫切地想知道,方言作为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否仍有忠实的使用人群和学习者?在普通话洪流的冲击之下,方言是否能保持其文化魅力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?这是我队主线调研的出发点。而支线调研的出发点,则是为了亲身体验基层工作环境,接触到国家政策真正的地推性实施。
我们团队总共五个人,来自中国不同的四个省份,其中四个人决定研究家乡方言,一人考察了地方的选举制度,大致都进行了三至四天的调研,对调研过程进行了拍照和录像。采访对象有路人、家人以及村委会工作人员。研究方言的同学主要由方言历史、使用地区以及方言说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,研究选举的同学对村委会进行了实地考察,对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和学习。
对于对方言进行调研的四人,分别来自哈尔滨、新疆和甘肃,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省份。来自哈尔滨的王博和王茹同学对路人进行了采访,其中有当地人以及在那儿旅游的几位年轻人,在讨论时给我们其他人分享了采访时的趣事和收获,同组两人进行轮流采访,刚开始采访时,由于经验不足,被拒绝多次,又由于不熟练而且经常不知道应该问些什么而冷场,场面一度很尴尬。慢慢地在失败中吸取教训,积累经验,终于成功地完成了采访。
哈尔滨方言真的很有趣,有的却是意思有些难懂,但是大部分还是可以大致了解的,每个地区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,也是老乡们进行交流的桥梁,语言相通,这也许就是老乡见面分外亲的缘故吧。方言能够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,哈尔滨人一直给人爽朗,大方,脾气急的形象,也许这就是从我们的方言之中提现出来的。每个人骨子里丢不掉的也就是这一口乡音了吧。
苏文德同学来自新疆,在她居住的县城里,也有很多民族,以汉、哈、维、蒙为主。她先去了当地的巴扎,也就是集市,那里以维、哈为主。
她先去了家干果店,里面人非常多,可能是由于做生意的原因,店里很多工作人员会说流利的三、四种语言,在汉、哈、维语种熟练的切换,在考察过程中,她也简单学习了一些单词,如数字的发音等,在哈萨克族中,一念做“ber”,在维吾尔语中,则念做“beir”,再比如“你好吗”,在哈萨克族中,读做“jia h si me?”,在维吾尔语中则读为“ya h xi mu sis?”,再如“元”的发音为som。在小区里还碰到了一位小朋友,算上英语,是会说三种语言,还能听懂大部分的哈萨克族的对话。可见,学习语言时环境是多么重要。
由于队友们大多选择了分析家乡方言的调研主题,为使调研内容更具广度,尹恬同学决定就农村地区基层党支部建设及其选举情况进行调研。这是她的行动步骤:先去当地(大山桥村)的村委会进行参观,了解党支部的人员组成,询问党建工作的开展方式和建设情况,再对该村委会的支部书记进行选举情况的针对性采访。
根据对村委会主任的采访内容,我们了解到了候选人是支部委员会根据大多数党员的意见产生的,而不是村民推举的。选举工作的具体流程为:第一步,酝酿推荐候选人;第二步,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书面请示;第三步,召开支部委员会,筹备会议事情;第四步,准备就绪后,向上级党组织汇报,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支部选举。
根据上述调研结果,方言文化的现状令人欣慰。无论是少数民族语言还是汉语方言,都还有许多当地的年轻使用者,并且也吸引了外来的学习者。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地域文化,不因普及普通话而摈弃方言。想象一下,多年以后,无论是生动而富有节奏感的东北话,还是复杂又曲折精妙的维吾尔语,都能在后人的口口相传中流传在中华大地上,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景。方言与国语互相补充,互相促进,共同为文化繁荣添砖加瓦。